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。
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群中“稀松平常的”的疾病,通常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,随着人体骨质的逐步流失而出现症状,晚期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全身关节疼痛,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摔成骨折。 揭露“骨质疏松”真面目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,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,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,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。在多数骨质疏松中,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。以骨骼疼痛、易于骨折为特征。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?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,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,骨强度下降,骨脆性增加并容易导致骨折的全身骨骼疾病。
骨质疏松的骨骼在显微镜下呈现蜂窝状,孔隙比正常健康的骨骼更大。筛孔越多,骨骼就越脆弱,更容易出现骨折。简单的说就是您的骨骼没有您年轻时那么结实了,骨骼变得容易断(发生骨折)。 谁在偷袭我们的骨健康 人体的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,40~50岁开始减少。许多因素可以对其产生影响,如遗传、环境、营养、运动、生活方式、激素水平等。
人进入老年期以后,性腺机能减退,分泌减少;食量变小,钙摄取少;室外活动少,日照时间缩短,维生素D合成不足;平时缺乏锻炼,骨骼内血循环减少,骨骼的钙容易被吸收和移出骨外;各器官呈退行性改变,器质性疾患增多;运动迟缓,反应迟钝,视听力减退,损伤机会增加。这些都是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。
骨质疏松常见的误区有哪些?
1.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,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,常常挑食或节食,饮食结构不均衡,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,体瘦,又不拒绝不良嗜好,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,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,尤其是年轻的女性。因此,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。
2.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,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,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。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。另外,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,出现骨质疏松,肌力也会减退,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。这样,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,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,容易跌倒,造成骨折。
4.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,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,为此放弃治疗,这是十分可惜的。从治疗的角度而言,治疗越早,效果越好。所以,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,应当接受正规治疗,减轻痛苦,提高生活质量。
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:
1.每天摄取维生素D(800IU)。最高不超过4000IU。
2.适量晒太阳。每天10-15分钟,将脸、手、手臂暴露在阳光下。
3.补钙 。成年男女每天补钙1000毫克,年龄> 70岁每天补钙1200毫克。中国人每天从饮食中获得的钙大约是 400毫克,可能还需要额外补充钙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50岁以上每天补钙不能超过2000毫克。
4.运动。慢跑、游泳等多种类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。
5.改善坐姿。 6.戒烟。
7.避免不良饮食习惯。减少饮用酒精、咖啡因和过多的茶,减少食用咸的和腌制的食物。
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腰酸背痛、变矮、驼背,其最大危害是骨质疏松性骨折,不仅可致残、卧床,影响生活质量,与之相关的死亡率也大大提高,因此骨质疏松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。据统计,目前中国约有骨质疏松患者9000万,低骨量2.1亿,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。因此,防治骨质疏松,减少骨质疏松风险势在必行。
骨头是人体的“钙仓库”,99%的钙都储存在骨头里。但是“人老骨先衰”,随着人体的衰老,骨量流失,骨骼的强度大不如前,许多与骨骼相关的疾病接踵而来。 骨科专家表示,7种营养能帮助骨头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硬度,护持老人骨骼健康。
1.骨骼“支撑者”:钙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,人每天需800~1000毫克钙摄入量,但实际上,在普通人一天的膳食中,平均只能摄入250~350毫克钙。 吃含钙食物能为骨骼“存储”充足的钙。一般情况下,多吃牛奶、豆制品、海带、虾皮等含钙量较高的食物。烹饪时可以放点醋,有助钙质溶解,帮助吸收。此外,还需要适当补充钙制剂。 油脂和盐会抑制钙的吸收。喜欢吃肥肉、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人,以及爱吃咸、口味比较重的老人,尤其注意补钙。
2.骨骼“加油站”: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,像加油站一样,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。人体90%的维生素D可以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,通过自身皮肤合成;其余10%通过食物摄取,比如蘑菇、海产品、动物肝脏、蛋黄和瘦肉等。 晒太阳是补维D最安全、有效、经济的方法。天气晴朗时,每天正午前后两小时内,不擦防晒霜,暴露40%以上的皮肤,晒太阳5~15分钟就足够补充维生素D。
3.骨骼“混凝土”:蛋白质 蛋白质占了骨骼成分的22%,它像混凝土一样,保持骨骼硬而不脆、有韧性,经得起外力的冲击。此外,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多肽也有利于钙的吸收。 常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,如牛奶、蛋类、核桃、肉皮、鱼皮、猪蹄胶冻等,对骨骼健康最有益。 值得注意的是,蛋白质摄取过多,会使人体血液酸度增加,加速骨骼中钙的溶解和尿中钙的排泄,反而对骨骼不利。
4.骨骼“保卫者”:镁 骨骼中存储了人体60%~65%的镁。镁对新骨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。长期缺镁,会让骨头变脆,更易断裂,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,影响骨骼健康。 紫菜、全麦食品、杏仁、花生和菠菜等食物富含镁。每星期吃2~3次花生,每次5~8粒就能满足一个人对镁的需求;另外,多喝水也能促进镁的吸收。
5.骨骼“稳定剂”:钾 骨骼中钾元素能维持酸碱平衡,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代谢的作用必不可少的。研究表明,钾能够防止钙流失,使骨骼更硬朗。 多吃香蕉、橙子、李子、葡萄干等水果,西红柿、土豆、菠菜、山药等蔬菜,以及紫菜、海带等海藻类食品,能安全有效地补钾。尤其是橙汁,不仅含有丰富的钾,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。 特别提醒,钾补充剂可能对心脏不利,最好不要轻易服用。
6.骨骼“添加剂”:维生素K 维生素K能激活骨骼中的蛋白质——骨钙素,提高骨骼的抗折能力。 膳食中,蔬菜叶片的颜色绿得越深,维生素K的含量就越高。每天食用500克蔬菜,其中包含300克以上的深绿叶蔬菜,就能有效补充维生素K。 此外,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,补充时最好不要生吃蔬菜,而是加调味油炒熟。
7.骨骼“清道夫”:维生素B12 维B12是唯一含有矿物质磷的维生素,帮助维持骨骼硬度。它像“清道夫”一样,能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,防止因高半胱氨酸过多而导致骨质疏松,以保护骨骼。 动物肝脏、贝类、瘦牛肉、全麦面包和低脂奶制品,都富含维生素B12。因为老人身体很难吸收维B12,所以50岁以上人群和素食者,可适当服用补充剂,摄入标准是每天2.4微克。 温馨提示:
如果您有骨骼健康问题,建议联系共享这篇文章的朋友,也许他能给您更多帮助![url=][/url]
关爱骨骼健康,预防骨质疏松!
[url=][/url] [url=][/url] [url=]
[/url] 郑重承诺:分享此文章加微信发截图买一送一,还免费检测身体!!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