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06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盆景迷的绿水青山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4

好友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8-25 05:49:41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
东南网 昨天10:07

三明日报记者 王长达 实习生 刘梦茹 陈玉洁 文/图
方寸之间,自有天地。
一方斑驳的汉白玉长盘摆着瓷舟、假山、盆景,别有意境。舟上白发老翁一边摇桨一边远望,假山边老夫子捧书正给弟子讲经,青苔、草木妆点假山,绿意盎然。"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。"廖隽生说,这件盆景就叫《相看两不厌》。
老廖头洒银霜,恰似那白发船夫。眼前这一百多盆盆景,正是他看不厌的绿水青山,是他三十多年痴迷盆景艺术的结晶。
黄杨盆景《同舟共济》2016年9月曾在《花木盆景》杂志刊登。.
五针松盆景
玩盆景三十多年
廖隽生家住三元区城东东泉新村,二楼天台十多平方米,地上、桌上、围墙上、小水池里、箱里,都是盆景,大大小小,黄杨、五针松、罗汉松、鸡爪槭(红枫)、榆树、紫薇、水杉、石榴、梅花、金银花、腊梅、水杨梅、日本真柏、合欢、枸骨、银杏……树种繁多,满目葱茏,含蕾吐艳,这陋室一隅便成了微型的私家园林。
廖隽生,今年68岁。家乡在福州鼓楼,早年在建宁下乡当知青。1976年,他来到三明重机厂,在重机技校当教师,住的是集体宿舍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列东江滨一带是花鸟市场。市园林处北方来的花工业余推着板车拉来花木、盆景在江滨叫卖,一株盆景几毛钱。他常到江滨"淘宝",月工资三四十元,他挤出钱买回盆景,寄在邻居家空地上养。
"当时列东浮桥边有个盆景园,是全国劳模王源楠种的。"老廖回忆说。
据《三明市志》,1983年三明江滨公园北端建了盆景园,占地面积4866平方米,园内绿草如茵,廊回路转,亭台楼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,有200多盆盆景花卉,品种繁多,造型各异,多次对外展出和参展,曾荣获"中国盆景"展评三等奖、全省盆景展二等奖。
那时三明正兴起盆景热。可廖隽生并没有找专业师傅,而是自己不断尝试,订阅《中国花卉报》《中国花卉盆景》等报刊杂志,用心揣摩,与同好切磋。就这样,他学会修剪。时间久了,水平明显提高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工会组织重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,园林部门常举办园艺展、盆景展,廖隽生做盆景出了名,三明市区的同好向他借作品去参赛,还在省里获过奖。但廖隽生只参加重机的文化活动,没有到外头参展。他自言:"种盆景是自己玩的,不必展出,也不卖。"
1995年,他在东泉新村买了一小块地盖起小屋,把盆景搬到二楼天台,终于有了自己小小的盆景园。
假山盆景《相看两不厌》
廖隽生在给微盆景修根。
盆景园一角
"大干大湿出好盆景"
满园盆景,一盆盆都是一抔泥土,盈尺之树,却枝干虬曲,提根露爪,充满生机。这些盆景苗除了早期买来的,多是廖隽生自己扦插繁育,上山、下河边弄来的。他说,好的盆景原料,要河边找,经水流冲击能自然形成奇特的造型。生活处处皆风景。新村路边有一棵朴树,长得很快,快碰到高压线,被锯掉了,剩下一点主干,他带回来种在盆里,也已十几年了。
园内有不少黄杨盆景。廖隽生特别钟情黄杨。黄杨树也叫万年青、千年矮,四季常绿,耐修剪易造型,观赏性很强。"叶片小小的,是雀舌黄杨。瓜子黄杨,叶片比瓜子还大。大叶黄边,叫花边黄杨(金边黄杨)。"廖隽生说,雀舌黄杨很稀少,皮皱,有韵味;而瓜子黄杨,皮光滑,显得不够苍劲。
一盆雀舌黄杨,五丛枝干,盘根错节,苍老遒劲,叶片繁茂。"这盆黄杨叫《同舟共济》,2016年9月曾发表在《花木盆景》杂志上,树龄有几百年,买来就是根连根的,养了二十多年,依形而修,造型就更加突出了。"
园里养得最久的是一盆栀子,养了三十多年了,园内好多栀子都是它的"嫡子嫡孙"。老廖说,他的盆景是"九死一生",这盆栀子就经历了两次冰雪天。
最可惜的是一株赤楠,他上山弄来种的,干细细的,很有文人式盆景的味道,前年他生病住院,没空料理,枯死了。那一次,还枯死了赤柏等一批盆景。说着,老廖禁不住叹息。
盆景很娇贵,怕干怕冻,怕病虫害。"好的盆景要经过大干大湿的考验才能成型。"这是老廖多年种盆景的心得。
盆景浇水要及时,夏天每天早晚各一次,冬天一次。天热及时遮阳,天冷注意防寒,将盆景搬进室内。不同的盆景品种各有"软肋",比如九里香、福建茶容易被冻坏,要注意室温,做好防护。四季变化对盆景的影响也较大,需要留神,春天摘芯打顶,夏天修大枝,保证水分,还要对症下药杀虫、下肥,防止盆景生病枯死。要换土、翻盆,保证土壤肥力,让盆景在酸碱度适宜的土壤下存活。比如,黄杨就要用沙质土养。
"少捆多修自然美"
园中大多是树桩盆景,重的要两个人抬,也有不少微盆景,搁在小水洼、泡沫箱里,稍大的可托掌中,小的只立指尖。老廖说:"微盆景,也叫指尖盆景,要特别注意水分,一般先放在水边养,再装盆,放在精致的博古架上,江浙一带的人很爱玩这种盆景。这些微盆景,我现在年纪大了,没精力打理上架。"
园内盆景各有名号:一盆雀舌黄杨,整个叶冠侧向一边,命名《东风》;一株水杉,搭上一方酷似沙溪河边母亲河雕塑,名叫《母与子》。"命名不能太直白,要有艺术性。"老廖说,取名要点到即止,留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。
廖隽生种盆景很少刻意捆扎:一盆金弹子,只是怕两边枝条分得太开,才用铁丝拉紧;即便是日式盆景,五针松,不必捆扎,他也处理得松针满冠,相当大气。几年前,他曾应邀到清流林畲桂花文化园做盆景。园主进了一批黄杨苗,粗盆装着,或种在地上,用铁丝乱绑扎,乱七八糟的。老廖立马制止这种做法,他天天从早到晚,细心修剪,还特地与园主到宜兴买来紫砂盆,给黄杨上盆,终于使黄杨盆景规格成型。2年间,他经手的黄杨有4000多株次,现在黄杨盆景园已成桂花园一景。
老廖说,做盆景,要铁丝吊扎为辅,修剪为主,成形自然,有自然美。用铁丝硬绑,人为的痕迹过重,就别扭,难看,不美,不经看。
我国盆景修剪共分为五个派系:海派、岭南派、川派、苏派、扬派。廖隽生认为岭南派最好,运用截干蓄枝法,重在修剪,成形时间长,但成形有自然美。而以前江苏比较崇尚取法松树做云片式盆景,由于过分用人工技巧,现在逐渐被淘汰。"盆景是小中见大,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,又不能脱离实际超越自然。重在形态,种得自然。盆景不是插木,要讲究绘画艺术,显出动态美,有动感;还要按中国审美标准,讲求平衡美,有主次、层次、呼应,立体为主,中心思想突出。"廖隽生肚里装着一大套盆景理论。2010年之前他还给《中国花卉报》写过13篇文章,点评盆景作品。
独守一方好风景
玩盆景之前,廖隽生还爱好根雕。当年还是单身汉,一次他回福州,正好西湖举办屠一道(根艺大师、中国现代根雕第一人)父子根艺展,他看了很有心得。回三明后就上山找树根学做根雕。成家后,怕做根雕粉尘太多,对孩子成长不好,就没再做了。至今家中还存着好几麻袋根雕粗坯。老廖随手拿出三件粗坯,一对龙凤,一只恐龙,都惟妙惟肖。"都是磨砂好的,一直没空去上漆。现在年纪大了,也不爱动了。"
近些年来,三明的盆景艺术渐趋平静,当年那些老盆景迷大多已辞世或离开三明,但廖隽生仍然守着这一方风景,甘之如饴。
相关阅读: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苏ICP备15013131号-2|苗木市场、湖州苗木、长兴苗木 ( 苏ICP备15013131号-2 )

GMT+8, 2024-12-23 08:31 , Processed in 0.32959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 

回顶部